产能过剩 是钢铁行业绕不开的一个话题。
最近,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钢铁委员会表示,尽管全球钢材需求下降,但中国产量持续增长令人担忧,在2020年上半年再创新高,库存也已达到历史高位。
中国专家对此情况也不乐观。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说,虽然去产能效果明显,中国钢铁行业防范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长期存在。2016年到2019年,中国削减钢铁产能1.5亿吨以上,是全球削减钢铁产能的114%。但“去产能”不到位问题仍待解决。
在需求端明显收缩的同时,供给端却仍保持增势。2019年,黑色冶炼及冶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26.0%,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8.4倍;同期粗钢产量9.96亿吨,创历史新高;受疫情影响,国内钢材出口受阻,1月至6月,中国出口钢材2870万吨,同比下降16.5%。
2.
中国钢铁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。
2016年开始,中国钢铁行业扭转深度亏损局面,全行业实现盈利。全行业扭转了多年来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。
如今,在产能过剩的内忧和国外疫情严峻的外患下,钢铁行业的上扬趋势下滑明显,国资潇湘融媒统计了15家上市钢企的半年报,有10家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,不少企业又出现了亏损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称,1月至8月,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销售收入28961.08亿元,利润总额1096.44亿元,同比下降18.64%。
3.
国外钢铁巨头 的日子更是难受。
9月28日,全球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宣布,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16.8亿美元;
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钢铁部门今年预计将面临10亿欧元的运营亏损;
塔塔钢铁欧洲公司计划裁员1250人;
日本制铁将关闭吴钢厂。截至2020年2月,该钢厂大约有3300名工人;
美国钢铁四个月内再次裁员,决定解雇1545名工人……
4.
在行业不景气甚至一片哀嚎中,一家中国湖南的钢铁企业成了“异类”。
华菱钢铁半年报显示,1月~6月实现营业收入521.73亿元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.23亿元,同比增长23.41%。经济形势喜人。
△华菱钢铁2020年中期业绩。
公报显示,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7.73亿元,同比增长近5倍。(此处划重点,要考)
上半年,华菱钢铁重点研发了新的用钢领域和重大项目工程用钢,打破部分用钢领域的“卡脖子”技术,共11个品种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。
半年研发就投入了27.73亿元这个投入甚至超过了很多大型的科技、互联网企业华菱钢铁到底在“搞”什么?
5.
一个是“搞”战略布局——高品质工程机械用钢。
为啥要做这个?
因为是湖南省“制造强省”发展的战略需要。湖南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制造基地,2018年,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1660亿元。工程机械向大型化、轻量化、智能化发展,对钢材产品的屈服强度、耐疲劳、冲击韧性、焊接性能等的要求越来越高。
为此,华菱钢铁投资了34亿元做“高品质工程机械用钢”。企业原创性产品开发及工艺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,建立起工程机械用钢品规、级别的全方位覆盖和稳定批量供货竞争优势,为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,也实现了自身发展的转型需要。
该项目收获的奖项
小编都看花了眼
市场上
自然也少不了企业的青睐
目前华菱钢铁已成为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、
卡特彼勒等企业工程机械用钢的最大供货商
山河智能、铁建重工等供货量也在快速提升
6.
一个是“搞”创新——超薄规格耐磨钢,打破国外垄断。
△华菱涟钢薄规格耐磨用钢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,做到了国内最强、最薄。
磨损是材料失效三大形式之一,我国每年因磨损造成损失超万亿元。新型耐磨钢是减少磨损损失的重要途径,但技术被瑞典SSAB和日本JFE垄断,对外保密。
“十年之前,我不认识你,你不属于我。”这是陈奕迅十年的歌词,也是华菱的奋斗史。华菱花了十年,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型耐磨钢,建成了亚洲最大薄规格高端板材加工基地,满足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对高性能耐磨钢的急需。现在重汽集团、中集集团、陕汽集团、一汽集团、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……都在用,工程项目产品极大程度替代了瑞典SSAB、日本JEF等进口高价格耐磨钢,并实现了对钢铁强国的反向出口。
7.
看了后,是不是很涨志气?
再回到此前划重点的27.73亿元高额研发投入,通过注重科研和创新,华菱实现了从产能过剩的“量产”到精益求精的“质产”的转身,因此收获了大量的国内外市场。这就不难得出,为啥国内外钢铁行业遭遇困境时,华菱钢铁依然能逆市上扬了。
8.
我们刚提到的华菱的两个项目,都是省国资委举办的十大创新工程的推介项目。
今年6月10日的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上,省委书记杜家毫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,华菱钢铁四个项目获科技进步奖。
小编说了这么久
口水都干了
到了这里
你还认为华菱钢铁
是印象中遍地烟囱的传统钢铁企业吗?
是不是更像是一家创新企业、科技企业呢?(作者 赵露)
责编:马菀倬
来源:国资潇湘